肢解狂魔2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?
时间:2024-02-07 19:47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968

  2月4日,适逢立春,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,从省一级开到县一级,逐级贯通,层层压实。

  会上,省委书记王宁结合近年来到基层调研的经历,通过20多个具体案例解剖麻雀,以小切口见人见事,从政绩观传递情怀情感,对云南“三农”工作进行复盘总结,对做好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。

  “我在基层调研,发现一些利益联结机制,企业获利多,农民收益少。”王宁举例说,有一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,当地农户把地租给企业,合同签了20年,每亩租金2200元,每年递增10元,只够一碗米线钱,利益分配显然不合理。

  “企业要赚钱没有错,但农民的收益必须得到保障。”对此,王宁再次为孟连县发展牛油果产业所探索出的“334”利益分配模式点赞。

  “334”新型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模式——即,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占30%,企业以苗木和技术入股占30%、国有管理公司及合作社、村集体占40%。这一模式将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,农户积极性被调动起来,产业促农增收动力强劲,多方共赢受益。

  “企业要有情怀,各级干部要为农民增收想办法,当好农民利益的代言人。”王宁表示,要优化利益联结方式,让企业、农民以及合作社、村集体都有合理收益,“利益联结机制不能只看形式上联没联,更要看农民的实际收入是多少”。

  “我到迪庆调研,看了一家做青稞加工的公司,老板叫阿青玛。”王宁以此举例认为,一个致富带头人,往往可以为一个村、甚至几个村打开增收致富的门路。

  在这小小的天地间,阿青玛有大大的梦想。她看准雪山融水灌溉等生态有机种植方式,决心把农特产品带出大山——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订单农业模式,将本村和周边的青稞加工成方便食品,注册了商标,获得了有机认证,形成了自己的品牌,提高了附加值,带动8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3500元。

  “我们要培养许许多多离土不离乡的致富带头人,带着乡亲们一起干、一起赚。”王宁在会上强调,各地要落实好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,实施好“头雁”项目,力争每个村都培养3至5名致富带头人,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。“通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、融入市场,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”。

  “农业经营主体越多、越强,农业发展动力就越足。”王宁分析道,大理州宾川县水果产业之所以发展得好、做得大,就在于当地培育了大大小小的经营主体。

  记者了解到,宾川县有农业龙头企业42家,农民合作社750个,数量均居全省前列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,通过合作社把农民与龙头企业联结起来,形成“企业联产业带农民”的发展模式——2023年,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.27万元,高于全国1千多元、高于全省6千多元。

  “如果还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,还靠卖原材料,哪怕端着资源优势这个‘金饭碗’,也过不上好日子。”王宁进一步举例,云南有核桃产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,产值还不到15亿元,面临“大资源、小产业、低效益”的困境。“核桃种植面积4300万亩,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,必须想办法解决”。

  “农业要走上现代化的路子,靠什么?归根到底要靠经营主体。”王宁强调,要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,壮大体量、提升质量。力争今年底,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0户以上。

  “我到云南工作不久,在普洱调研第一次接触云南咖啡。”王宁结合2021年12月的一次调研,向与会人员“回述”了一个问题:为什么咖农忙活一年,卖出的生豆每公斤仅10来块,经过精深加工,价格达到100多块?

  针对这一问题, 2022年8月2日,省级三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》,采取推广良种良法、鲜果集中加工、精深加工、品牌打造、精品咖啡庄园、金融支持与科技支撑等措施,对投资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。得益于“咖六条”的落地,两年来,咖啡精深加工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,达到54%,实现一二三产相互贯通、相互促进,带动了农民增收。

  “除了抓好种植端外,二产和三产大有潜力可挖。”王宁强调,二产就是要把精深加工做起来,让增值环节多起来。三产就是要把涉农现代服务业做起来,在营销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,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;在盘活农业农村资源上下功夫,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、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。

  “云南是全国种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,但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很不够。”王宁以种业举例说,这两年,云南累计培育水稻、玉米等新品种93个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5项,但进入实际应用、落到田间地头的还不多。

  不久前,云南召开院士专家代表座谈会,在滇院士专家围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、大力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等各抒己见。多位院士专家就提到,云南在现代化育种领域大有可为。比如,云天化花匠铺科技公司,通过引进院士团队,成立“花卉科技小院”、“花田学校”等,自主研发花卉品种30余个,服务800户农民近万亩基地,优质花产量提升20%,每亩节约成本2000元。

  “农业要强起来,根本出路在科技。”王宁指出,要在研发上下功夫,突破一批关键技术;要在转化上下功夫,推广一批良种良技良法;要在有形覆盖的基础上推进有效覆盖,继续推动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下田。“科技赋能农业,可以有效提高品质、减少成本、降低风险”。

  “前几天,我在央视新闻上看到,独龙江乡与上海的一家公司合作开发独龙毯,产品远销英国、荷兰等欧洲国家。”王宁分析认为, 酒香也怕巷子深。云南有很多好的农特产品、民族民间工艺品,由于缺乏营销策划、宣传推介和品牌打造,始终“藏在深山人未识”。各地要下功夫抓好品牌策划、打造、营销、宣传等工作,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电商、客货邮,让更多“云品”出滇,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
  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,近年来,楚雄彝绣、文山壮锦、佤族织锦等“指尖上的产业”迅速兴起。以楚雄彝绣为例,2023年产业增加值达2.45亿元,带动5.7万名“绣娘”就近就业。

  “有产业,才有就业。”王宁指出,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不懈抓好高质量的转移就业,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就地就近就业,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有事做,挣钱顾家两不误。

  案例越析越明,思路越讲越清。整场会议围绕农民、农业、农村工作,从农民和基层出发,从问题出发,从实际出发,抓实抓细抓准当前重点工作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。

  “各地各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、结果导向,从去年‘三农’发展具体成效中总结经验、学习先进,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”省长王予波指出,要坚决守住底线任务,聚焦重点攻坚突破,全面激活发展动能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。

  “每个地方、每个部门、每级组织要一起动手、共同来抓,履行好各自的责任。”王宁强调,要坚持一切为了农民增收、一切围绕农民增收,千方百计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。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,充分尊重农民意愿,紧扣农民期盼,抓住普及普惠的事,办一件是一件、干一件成一件。

(责任编辑:管理员)

关键词:

本文相关评论
热门信息

联系我们 -